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
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

前世500次的擦肩而過,才換來金生的一次回首一笑,可知相識不易,得來更不易。燈下相看,品茗相對,則是千年修來的緣分。人世之虛空,於方處漸圓,在空處尋有,在失裡看得,在情深處執手竟無言。在佛前的古燈上,揮舞輕薄的翅膀,盤旋、墜落,既而為青煙、為塵埃。是錯失將彼此遺落,而失卻後依然未能相忘。於是在這一季再於荷瑭內相見,你為華蓮,香遠益清,因水的緣故,我已為塘泥,靜靜的守在水底,煙波三尺,仍是不曾逾越的距離。

夜來深處,明月傾瀉,皎潔如銀。而此回我一襲輕衫,一騎彪駿,於大漠邊緣踏夜,離離草色,遠曠楊林,將孤寂染如血色之紅。而此時你於江南,剪燭西窗,素手調琴,絲絲清韻滿園。偶然的一陣風吹過,你不曾留意,它來自大漠邊關。緣定三生,只是刻在石頭上的三道痕,漸漸的,都會遺忘,也許下一回,已成為路人。

我本是塵埃,奈何飄過了湘妃落淚的竹林,所以拾取了一顆眼淚。不是那一陣風吹過,也不會有這顆潔如琉璃的心。因風而起的緣故,再次飄落,是佛像的手心。佛起拈花指之手勢,閉目合唇未言。而內外之清淨,法度之澄明,昭然偈言。


金剛經言︰
若諸眾生,本來成佛,何故複有,一切無明?若諸無明,眾生本有,何因緣故,如來複說,本來成佛?本來成佛?所以應空其心,空其欲,空其求?而我依然只是塵埃,儘管是佛手中的塵埃。夢中,幻覺。終於明白,前世我只是一只飛蛾,貪戀佛前之清燈,才為塵埃。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菩提之樹,明鏡鏡台,是有?是無?亦或只是塵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翻譯︰
自己達到一個心鏡澄明境界的時候,每一樣東西,就不再是一個東西...因為我的心已經澄清透明,無物無我,還有什麼東西能沾染我的心呢?
1.菩提=>從汙染迷惑中體悟四聖諦。梵語 bodhi的音譯。
2.明鏡=>比喻見解清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六祖惠能的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
這四句話幾乎人人都朗朗上口,尤其是「本來無一物」這五個字每每見諸文章之中。無上的菩提本來就不能以有形有相的希求去得到它,所以還須要什麼樹?心如果清清淨淨,如如自在的時候,何必再假意放置一座鏡台來擦拭呢?所以我們的內心本來就沒有任何有形有相的物體掛礙於其中。如果能這樣的話,我們這顆心,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沾染塵埃與污垢呢?其實,以佛家的「空性觀」觀之,「本來無一物」還不是「空性」的真義,它還在空性外面,並沒有進入空性;只不過是進入空性的準備動作而已。就好像先把腦子裡的垃圾思維清除乾淨,接下來的動作就是「智慧充滿」。腦子裡的垃圾思維本來就不存在,是人把它們放進去而把本來就在裡面的般若智慧硬生生的給擠掉了。本來無一物的「物」指的是垃圾思維,是來賓而不是主人。真正的主人是「般若智慧」,是「空性實相」;祂本來就在那裡,只是有人喧賓奪主使用那個空間。只要來賓一走,讓出空間,主人一定回來。惠能的意思,樹、明鏡、臺、物、塵埃等都不是本來的東西,「菩提」才是本來面目。神秀為了見本來面目,為了見到空性實相,一直用心想把緊緊黏在菩提周圍的垃圾塵埃擦掉,不料越用心越是擦不掉。惠能點出:見性不可用心,用心永遠見不了性。

惠能更指出:
要讓本性現前,不是在外面用功夫,而是由內破殼而出。只要抓住那個時空交會,點燃那個引子,頓時天崩地裂,「阿」的一聲,本性現前。當那個時空交會來臨時,你只要「跳」,跳進那個未知,你將發覺那個環境好熟悉,原來那就是你的家,你只是回到了家。那個家不是「無一物」,而是甚麼都在裡面了。那是一個充電的地方,充完了電再出發,出發做甚麼?找回你失散的家人。「放下」只是充電,你必須再「提起」你的包袱在「菩薩道」上繼續前進。在那個時空,惠能只是應機點出了神秀的「用心」不能見性,當時他並沒有談及空性實相。他也知道不能去談它,只要引導一個向道者來到存在的邊緣,等待因緣成熟再來個臨門一腳也不遲。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是下聯,是內卦。「菩提本有樹,明鏡亦連臺,本來無盡物,塵盡現前來」是上聯,是外卦。易經八卦有內卦外卦始成卦,空性實相有內性外性始成空。內外總是一體。不在內不在外,內外融合一體就是「空性」。沒有對立就是「空性」。一切都在裡面就是「空性」。一切即是一,一即是一切。一是一體,一是所有,不是個別。

當五祖弘忍想將大法衣缽傳給弟子們繼承的時候,先告訴弟子們每人各做一首偈子,然後從偈子中所呈現的境界來判別對方是否見道,見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缽,成為六祖。其中最受大眾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,作了一首偈子說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;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大眾看了都讚歎神秀境界很高,但五祖卻批評說:「作得不錯,但是尚未見道。這時在舂米房工作的惠能,半夜裡也請人在牆上代寫了一首偈子說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弘忍見兩偈,明白惠能己開悟,認為他才是見到諸法空性,悟入佛道的人,後將衣缽傳給了惠能,成為禪宗的六祖大師。從這兩首偈子可以看出禪秀的境界雖然很高,但是仍然不免於有相有為,有所造作,而惠能大師則體證「諸法無所得空」的智慧,世間上的一切本來無所失,又何來所得呢?一個在「有」上用功夫,一個在「無」上見真章,難怪五祖要將衣缽傳給惠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翻譯︰
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;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
修心學佛的人,要將身體視為求道的菩提樹,要將內心當成潔淨的鏡台,每天精進的修行,時時加以洗滌擦拭,勿讓鏡面沾上塵沙染惑。
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
菩提就是道,無形無狀本來就沒有樹;明鏡只是一種形容,它不能代表吾人的心地;心地本來就無量無邊,清淨光潔不會沾染任何的鏡緣;當下明白如如不動的清淨本心時,就能頓悟,本心並不會沾染任何世間的塵沙污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