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/記者蔡靜紋/台北報導】
當寓公、寓婆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最佳理財術。房地產行情已近高檔,現在買房投資難免有接到最後一棒的疑慮。「與其投資房子當房東,還不如買還本型保單。」趁著房市高檔之際,壽險圈出現新型態的理財概念,建議民眾可利用較少的本金,賺到更多的類租金報酬。
國人擁有自有住宅比重達85%以上,許多人開始想擁有第二間屋子,主要是看中可以帶來穩定收益的租金,不管是工作之餘的另一分收入,或是為退休後生活做準備。
不過,短線投機客充斥房市,將房價不斷炒高,使得租金收益與房價出現背離現象。以台北信義區某預售小豪宅為例,今年上半年從每坪不到60萬元開賣後,目前已炒到每坪70萬元以上,短短半年售價便被拉升一成六,使得信義區一帶中古屋房價跟著上漲,但該地區房租並未明顯走升。這種情況,讓現在考慮進場當寓公、寓婆的人不免心生猶豫。
「不一定要買房子才有穩定的收入,利用保險也可以創造相同效果,成本還可以更低。」壽險業者指出,還本型保單也可以為自己創造穩定的現金流量,不但可以有穩定收租金的效果還可同時享有壽險保障及稅賦優惠,也不會面臨出租房屋可能遇到的房屋維修、租不出去、房屋稅、地價稅和所得稅等問題。
再者,台灣目前利率處於上升階段,分紅保單的資產報酬率有機會同步攀升,保戶可能領取更多紅利;但若是貸款房屋的人,利率上升反而會加重房貸利息支出。舉例來說,小王想買位於士林區的30坪中古屋,總價須650萬元,他準備了100萬元自備款,還得再向銀行貸款550萬元。若貸款條件是分六年償還、房貸利率2.5%,則每年大概要償還本息近百萬元,約99.85萬元。以當地出租行情看來,每年約可收到15萬元租金收入,扣掉相關稅捐淨租金收入大約是12萬元。
反觀利用還本型分紅保單,若想每年領到不少於12萬元的收入,假設35歲的小王投保富邦人壽的乙型還本分紅保單,保額240萬元、繳費六年,每年要繳92.16萬元,自保單第二周年起就可年年領到生存還本金12萬元,再加上分紅保單可能的紅利(實際分紅依各公司當年度宣告為準),不僅每年投入成本較買屋少,連每年領到的收益也可能高於房租,再來也不必煩惱房屋出租、房客、稅金等問題,形成新型態懶人理財術。目前市面上推出還本型分紅保單的業者,包括富邦、中國、ING安泰和台灣人壽等壽險公司。
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